此前在栏目里,我们介绍过了《危笑2》这部电影,去年本片上线流媒体和大众见面之后,也是收获了很多的好评,豆瓣评分上7,超越了第一部的评分,这无论是在恐怖片领域还是在续作表现上,都难能可贵。
电影为什么好,因为作为一部恐怖片,它塑造的人物不是一个泛泛的类型角色,电影中女主的经历甚至唤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和感同身受。观众理解了影片的女主,观影期间心也被女主的命运牵挂着。(以下含剧透)
本片女主斯凯是一位当红歌星。本来事业非常红火的时候,却突然遭遇车祸,同行的男友当场死亡,她则差点没了命,满身是伤,好在她终于痊愈可以重回舞台。在排练的过程中,她的腰伤复发,为了不耽误排练进度,她选择私下联系能弄到止痛药品的高中同学,可是她不知道的是,这位高中同学已经被诡异微笑所诅咒。就在女主的面前,高中同学砸烂了自己的脸自杀身亡,这个微笑的诅咒就转化到了女主的身上。
可以像病毒一样传染的诅咒,这个设定并不奇怪。从第一部《危笑》开始,也是延续了这一概念,比较不同的是,导演帕克·芬恩为影片赋予了一种寥落忧伤的气质。在感染了诅咒之后,主角们将再次被自身原有的心理创伤所一次又一次地惊吓和伤害。
危笑诅咒让被转化的人感到痛苦,直至最后无法承受而自杀。这个痛苦并不是外来的,是经由人物自身经历来体现的。比如第一部的心理医生,年幼目睹自己的母亲在卧室自杀却无能为力;第二部的女歌星被经纪人母亲当成摇钱树,想要追寻叛逆,嗑药飙车,撞死了男朋友也差点弄死了自己,重生之后想要好好工作和生活,却始终无法摆脱惨剧带来的阴影。可以说,两部主角都没能逃掉危笑诅咒带来的死亡,在过程中让他们感到莫大痛苦的,是一次又一次直面心中巨大的创伤。
在影评中,很多网友提到了影片角色像是患上“抑郁症”的表现,无法回归正常的生活,直至自杀身亡。很多观众也对《危笑2》的女主表示同情,她只是想好好工作,可惜却根本无法实现。生活本不应该是这样,努力自救的人不应该是这种结局,这种无法挽回的最终,让人觉得恐惧,心生绝望。
除了角色塑造的一如既往地成功,《危笑2》电影风格也延续了系列电影写实的氛围,甚至在结构上增加了突破性的多层次叙事和反转。不再满足于通过jump scare来吓观众一跳,还通过虚虚实实的情节和极具转折的结构来增加主角的恐惧和无望。女主以为自己身边还有朋友,以为还可以通过假死来拜托被诅咒的命运,观众也在被给予希望之后,发现一切都是徒劳。
直至最后一幕,在灯光明亮的舞台上,诅咒中的怪物终于现身,在众目睽睽之下终于栖居到了女主的身体之中,怪物明晃晃展露真容,扒开女主的嘴巴,这一幕不可谓不恐怖,但在光明的舞台上怪物堂而皇之的出现,交待女主最终的结局,给观众带来的,不只是恐惧,而是一种更深更暗的绝望,女主的所有努力,最终换来的,还是当众自杀,死在她一直想要再次表演的舞台上的结局。所有的努力,什么也没有改变。
所以在看完这部影片之后,的确让人觉得恐怖,也觉得压抑和绝望,如果换一种想法,本就不存在什么诅咒,电影角色死于他们无法度过的心灵创伤,这样,也许也会成立。
总之《危笑》的确是近年比较优秀的恐怖片,在第二部结尾,女主在演唱会现场自杀,看到这一场面的,有成千上万人,是否这些人也都被传染了诅咒,就看有没有第三部危笑,后续怎么发展了。